"如意宝轮王陀罗尼"读法,意思和作用.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9 02:54:02

首先古时译咒是直接用音译,用当时的汉语直接读译咒就差不多和梵音一样了。
其次唐朝的汉音和现在的粤语、桂话非常相似,比如“南无”读“拿摩”,和粤桂话一模一样;“文殊”、“曼殊”的梵文“Manxu”,现粤语读作“满续”、“满虚”,是不是一样?如果读作“wenshu”那就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唐音和粤桂话之所以如此相似,是因为古时候它们就是同样的,后来岭南少与外界接触,语言一直变化不大。这个有做过专门考证,今天一笔带过。
所以用唐音读这些中文就差不多和梵音一样了。
如意宝轮王陀罗尼:
拿摩布达呀 (“呀”是短音,认真读“达”音就自带“呀”的效果,下两句同)
南无达嘛呀

南无桑嘎呀

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
具大悲心者(这个翻译特别贴切,适合此土众生,也是为了末法众生读不准梵音,特翻一句殊胜慈悲的圣号。也可读梵音“南无啊哇噜gi地 嗦啦呀 布抵萨dua呀 嘛哈萨dua呀 嘛哈嘎噜尼嘎呀”)

达[滴呀]嗒 (表示“滴呀”连读,原文是“二合”,即两个字合成一个音。古时若找不到与梵音一样的单个汉字,就会用两个三个甚至六个汉字连读代替,务求接近梵音。可见古人的严谨,用今普通话读实谬之千里也)
唵 (读òng)

抓嘎啦伐低
亲嗒嘛尼
嘛哈[呗得]咩
噜噜噜噜 底瑟吒
嗦啦啊卡里(或读“[抓我]啦啊卡里”,用金刚持念法则是“嗦啦啊卡哩”)

沙呀轰 呸 刷哈
唵 (读òng,此音各处通用)

[班d]吗 亲嗒嘛尼 嗦啦轰
唵 叭啦哒 [呗d]美 轰(“呗美”一般都读轻音,整个咒除了“唵”、“吽”读第四声,其他全读轻音也可)

此陀罗尼诵即成就,至心诵咒随心满愿。可谓末法第一方便。另一个无甚修行门槛的神咒是准提咒,同为如意宝珠,希望大家重视、流通。

  此如意轮陀罗尼是《早晚课诵集》中十小咒之一。

  陀罗尼原文:

  南无佛陀耶。南无达摩耶。南无僧伽耶。
 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。具大悲心者。